search
aa全球服務電話: 0757-85615818 0757-87665010
新聞資訊
新聞資訊
/
/
/
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

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

  • 分類:行業動態
  • 作者:
  • 來源:
  • 發布時間:2016-12-26

【概要描述】

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類:行業動態
  • 作者:
  • 來源:
  • 發布時間:2016-12-26
詳情

工業和信息化部、發展改革委、科技部、財政部關于印發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的通知

 

工信部聯規〔2016454

 
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人民政府,新疆生產建設兵團,國務院有關部委、直屬機構,有關行業協會:

  
  為貫徹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》和《中國制造2025》,引導“十三五”期間新材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發展改革委、科技部、財政部聯合制定《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》。經國務院同意,現印發你們,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。

  
  附件: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  

工業和信息化部
發展改革委
科技部
財政部
20161230

 

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 

新材料是指新出現的具有優異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,或是傳統材料改進后性能明顯提高或產生新功能的材料。新材料的發現、發明和應用推廣與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密不可分。加快發展新材料,對推動技術創新,支撐產業升級,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。為引導十三五期間新材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,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和《中國制造2025》有關部署,經國務院同意,制定本指南。

一、產業背景

(一)現狀與問題。

十二五以來,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,創新成果不斷涌現,龍頭企業和領軍人才不斷成長,整體實力大幅提升,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科技工業建設。

發展步伐持續加快。新材料產業總產值已由2010年的0.65萬億元增至2015年的近2萬億元??臻g布局日趨合理,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增強,環渤海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區新材料綜合性產業集群優勢突出,中西部地區一批特色鮮明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初具規模。

創新能力穩步增強。以企業為主體、市場為導向、產學研用相互結合的新材料創新體系逐漸完善,新材料國家實驗室、工程(技術)研究中心、企業技術中心和科研院所實力大幅提升,在重大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中的促進作用日益突出。在大飛機專用第三代鋁鋰合金、百萬千瓦級核電用U型管、硅襯底LED(發光二極管)材料、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等方面積極創新,一批先進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。

應用水平明顯提升。先進半導體材料、新型電池材料、稀土功能材料等領域加速發展,高性能鋼鐵材料、輕合金材料、工程塑料等產品結構不斷優化,有效支撐了高速鐵路、載人航天、海洋工程、能源裝備等工程順利實施。生物材料、納米材料應用取得積極進展。

但也要看到,我國新材料產業起步晚、底子薄、總體發展慢,仍處于培育發展階段;材料先行戰略沒有得到落實,核心技術與專用裝備水平相對落后,關鍵材料保障能力不足,產品性能穩定性亟待提高;創新能力薄弱,產學研用合作不緊密,人才團隊缺乏,標準、檢測、評價、計量和管理等支撐體系缺失;產業布局亂,低水平重復建設多,低端品種產能過剩,推廣應用難等問題沒有根本解決,仍然是制約制造強國建設的瓶頸。

(二)面臨的形勢。

當前,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蓄勢待發,全球新材料產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。新材料與信息、能源、生物等高技術加速融合,大數據、數字仿真等技術在新材料研發設計中作用不斷突出,互聯網+”、材料基因組計劃、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新模式蓬勃興起,新材料創新步伐持續加快,國際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。未來五年,是國家實施《中國制造2025》、調整產業結構、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。新一代信息技術、航空航天裝備、海洋工程和高技術船舶、節能環保、新能源等領域的發展,為新材料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,也對新材料質量性能、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必須緊緊把握歷史機遇,集中力量、加緊部署,進一步健全新材料產業體系,下大力氣突破一批關鍵材料,提升新材料產業保障能力,支撐中國制造實現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。

二、總體思路

(一)指導思想。

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,認真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,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的發展理念,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堅持需求牽引和戰略導向,推進材料先行、產用結合,以滿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重大技術裝備急需為主攻方向,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、以高校和科研機構為支撐、軍民深度融合、產學研用協同促進的新材料產業體系,著力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種、關鍵工藝技術與專用裝備,不斷提升新材料產業國際競爭力。

(二)基本原則。

需求牽引、創新發展。發揮市場需求對新材料開發應用的引導作用,緊緊圍繞重大戰略急需,強化產用結合,促進上下游協作配套,加快應用示范。推動新材料產業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鼓勵大中小企業分工合作,促進新材料產業與其他產業同步轉型升級。

市場主導、政府引導。遵循市場經濟規律,強化企業主體地位,破除體制機制障礙,激發企業創新活力。轉變政府職能,創新行業管理方式,聚焦重點方向、重點企業和重點地區,完善新材料初期市場培育措施,有效帶動社會資源,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環境。

統籌協調、分類指導。加強部門統籌、信息共享與協調合作,提高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的系統性、部門工作的協同性、國家和地方政策措施的配套性。遵循各類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律,立足當前,著眼長遠,因地制宜,分類施策,完善支持政策,提高服務水平。

兩化融合、軍民融合。促進信息技術與新材料融合發展,推動新材料設計、加工、制造及測試過程數字化、智能化,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新材料供需對接,支持發展新模式、新業態。推進新材料軍民融合深度發展,加快軍民共用新材料技術雙向轉移轉化,積極發展軍民共用新材料,實現良性互動發展。

(三)主要目標。

保障能力大幅提升。先進基礎材料總體實現穩定供給,關鍵戰略材料綜合保障能力超過70%,前沿新材料取得一批核心技術專利,部分品種實現量產。新一代信息技術、航空航天裝備、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所需新材料應用水平大幅提升,電力裝備、先進軌道交通裝備、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、高檔數控機床及機器人、農機裝備、節能環保等領域所需新材料保障能力大幅提高,國防科技工業所需新材料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。

創新能力不斷提高。新材料企業技術創新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、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用能力明顯提升,企業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。突破一批核心關鍵和共性技術,整合構建一批新材料產業創新載體,基本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體系。

產業體系初步完善。到2020年,新材料產業規?;?、集聚化發展態勢基本形成,突破金屬材料、復合材料、先進半導體材料等領域技術裝備制約,在碳纖維復合材料、高品質特殊鋼、先進輕合金材料等領域實現70種以上重點新材料產業化及應用,建成與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水平相匹配的工藝裝備保障體系。建成較為完善的新材料標準體系,形成多部門共同推進、國家與地方協調發展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,具有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新材料企業。

三、發展方向

(一)先進基礎材料。

加快推動先進基礎材料工業轉型升級,以基礎零部件用鋼、高性能海工用鋼等先進鋼鐵材料,高強鋁合金、高強韌鈦合金、鎂合金等先進有色金屬材料,高端聚烯烴、特種合成橡膠及工程塑料等先進化工材料,先進建筑材料、先進輕紡材料等為重點,大力推進材料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改造,重點突破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、生產加工及應用等工藝技術,不斷優化品種結構,提高質量穩定性和服役壽命,降低生產成本,提高先進基礎材料國際競爭力。

(二)關鍵戰略材料。

緊緊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、高端裝備制造業等重大需求,以耐高溫及耐蝕合金、高強輕型合金等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,反滲透膜、全氟離子交換膜等高性能分離膜材料,高性能碳纖維、芳綸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,高性能永磁、高效發光、高端催化等稀土功能材料,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和新型顯示材料,以及新型能源材料、生物醫用材料等為重點,突破材料及器件的技術關和市場關,完善原輔料配套體系,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穩定性,實現產業化和規模應用。

(三)前沿新材料。

以石墨烯、金屬及高分子增材制造材料,形狀記憶合金、自修復材料、智能仿生與超材料,液態金屬、新型低溫超導及低成本高溫超導材料為重點,加強基礎研究與技術積累,注重原始創新,加快在前沿領域實現突破。積極做好前沿新材料領域知識產權布局,圍繞重點領域開展應用示范,逐步擴大前沿新材料應用領域。

四、重點任務

(一)突破重點應用領域急需的新材料。

推進原材料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緊緊圍繞高端裝備制造、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需求,加快調整先進基礎材料產品結構,積極發展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品種,提高關鍵戰略材料生產研發比重。組織重點材料生產企業和龍頭應用單位聯合攻關,建立面向重大需求的新材料開發應用模式,鼓勵上下游企業聯合實施重點項目,按照產學研用協同促進方式,加快新材料創新成果轉化。

 

專欄1 新材料保障水平提升工程

    1.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用材料。加強大尺寸硅材料、大尺寸碳化硅單晶、高純金屬及合金濺射靶材生產技術研發,加快高純特種電子氣體研發及產業化,解決極大規模集成電路材料制約。加快電子化學品、高純發光材料、高飽和度光刻膠、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等批量生產工藝優化,在新型顯示等領域實現量產應用。開展稀土摻雜光纖、光纖連接器用高密度陶瓷材料加工技術研發,滿足信息通信設備需求。

    2.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材料。加快實現稀土磁性材料及其應用器件產業化,開展傳感器、伺服電機等應用驗證。開發高壓液壓元件材料、高柔性電纜材料、耐高溫絕緣材料。調整超硬材料品種結構,發展低成本、高精密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材料,突破滾珠絲杠用鋼性能穩定性和耐磨性問題,解決高檔數控機床專用刀具材料制約。

    3.航空航天裝備材料。加快高強鋁合金純凈化冶煉與凝固技術研究,開展高溫、高強、大規格鈦合金材料熔煉、加工技術研究,突破超高強高韌7000系鋁合金預拉伸厚板及大規格型材、2000系鋁合金及鋁鋰合金板材工業化試制瓶頸,系統解決鋁合金材料殘余應力、關鍵工藝參
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
相關文件

暫時沒有內容信息顯示
請先在網站后臺添加數據記錄。

Copyright ? 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   粵ICP備06090799號  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佛山

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_日本高清仑乱免费_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_农村乡下三级_三级全黄